导语:
院线公司和放映员是全国农村电影放映的主力军,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,实时反映院线公司和放映员的工作风采,既是对农村电影放映员综合服务水平的一种展现,又是展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。我们希望以此为平台,不断推出各地院线公司和放映员的工作实绩,使其成为展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。

这是由扬州市邗江区委宣传部组织的“致敬城市建设者新春电影进工地”系列活动的其中一场,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大年初五,通过农村电影放映队将多部“正能量”电影送到各个工地以及乡镇,以文化的陪伴,让就地过年的人们过个不一样的中国年。
“总在抖音刷到这个电影,没时间看,没想到今天在工地上看到了。”工友陆飞是个“90后”,工作之暇最爱看电影,“工作了一天,跟工友们一起看场电影,仿佛一天的疲惫都一扫而光。”
建筑工地人员复杂、流动性大,春节又是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高峰期。受疫情影响,多地出台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就地过年。“哪个中国人过年不想回家?但是疫情没结束,不能给国家添麻烦。”来自哈尔滨的工友白云龙已经两年没回家了,他本来已经定了回家的车票,思考再三,还是退了票,留在扬州过年。
为了向全区40多个重大项目工地上数万名坚持在当地过年的外地工友“拜年”,邗江区委宣传部组织了“致敬城市建设者新春电影进工地”系列活动,精心挑选了十多部农民工兄弟喜闻乐见的“正能量”电影,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大年初五,通过农村电影放映队把电影送到各个工地以及乡镇,让光影陪伴身在异乡的工友们度过一个别有意义的新春佳节。
“留在扬州过年,不仅有年味,更有人情味。”工地厨师程宝带着10岁的儿子一起来看电影,“工地太忙了,实在没时间带孩子看电影,今天终于圆了他的小心愿。”程宝说,这次留在扬州过年,除了享受扬州市对外地务工人员相关政策,还有电影和书籍带来的精神享受,过年并不孤单。
时针再往前拨三个小时,下午4:00,邗江区金麦浪农村数字院线的放映员许正龙骑着自己的“坐骑”——数字电影流动放映三轮车就早早来到了现场。
几根铁杆,几条长绳,一块幕布,再配合喜庆的红色条幅,在许正龙与搭档马年伟的布置下,工地边的简易电影院搭建完成。
“农民工兄弟不容易,因为疫情舍弃回家,我们扬州人给他们送上家的温暖。”许正龙说。
除了进工地播放电影外,春节期间,许正龙还要到各个社区播放电影,把观影的快乐带给更多人。“我当了40多年的电影放映员,最喜欢看到的一幕就是广场上密密麻麻的观影人群,别提多有成就感了。”许正龙说,今年春节,留扬州过年的人多了,和邻居朋友们一起看个露天电影,在扬州也能过个祥和的中国年。
“我们选择的电影大多是院线刚下映的最新影片,并且都是适合春节合家欢的主题,就是希望能让今天的特殊年味中更增添一丝文化气息。”扬州市邗江区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说。
来源:新农村电影